通辽市市场监管局发挥食品抽检监测“雷达”作用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通辽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雷达”作用,突出靶向抽检,强化部门协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发现、研判、预警、处置能力,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一是靶向抽检,实现各领域各品类食品全覆盖。科学制定食品监督抽检计划,坚持广泛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抽检覆盖生产、流通、餐饮不同业态,城镇、嘎查村、城乡结合部不同区域,以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面、肉、菜、奶、豆制品和调味品等为重点品种,开展全覆盖抽检,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今年1至9月份,共抽检普通食品4046批次,检出不合格122批次,问题发现率3.02%;食用农产品抽检2250批次,检出不合格75批次,问题发现率3.33%。
二是多方联动,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可防可控。卫生健康部门深入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全市198家哨点医疗机构参与报送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参与率达100%,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12起,截至9月食品中致病菌及有害因素监测已采集样品119份,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已采集样品150份,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和食品中的致病菌样品90份,已全部按照时限要求及时进行了网络直报;农牧部门持续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共完成农畜产品定量检测1669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10批次,整体合格率达99.4%。完成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筛查15597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发改部门委托市检验检测中心对9家地方政策性储备粮承储企业的政策性粮油逐货位按季度进行抽样检测,截至目前已检测2次,均未发现有常规指标及食品指标超标的情况。
三是研判处置,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抽检显示,不合格率较高的是餐饮具、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分别占总体不合格产品的43%、37%、7 %,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餐饮具大肠菌群指数超标、食用农产品农兽药含量超标、粮食加工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得使用。对抽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局全部依法开展核查处置,进一步提升了食品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实现了全市食品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