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迫杰复出后首秀:只有跑步的时候,才能忘却一切杂念!

来源:腾讯网 2022-06-07 05:33:49

6月5号,大迫杰参加了在横滨市举行的日本体育大学长距离运动会5000米比赛。

作为当天的最后一组出场,最终大迫杰以13分30秒23成绩获得全场第八名,日本国内第一。

从去年8月退役,到今年2月复出,再到昨天重新站上赛场,10个月的等待,那个熟悉的大迫杰终于回来了!

今天的内容翻译来自大迫杰写的书 ——《跑过、烦恼过,才能发现的事。》,节选章节跑马拉松这档事。

田径赛大概百分之八十靠体能,但马拉松则是体能占百分之六十,剩下百分之四十则是靠意志。无论如何锻炼体能,最快的速度大概就是那样,有很多因素是人无法掌控的。不过,只要自己愿意,就能掌控意志。

针对这一点,我感觉到能够挑战国际赛事的可能性。我也因此刷新了日本的马拉松纪录,但一万公尺的竞赛是不是也能一样顺利找到挑战国际赛事的道路呢?我认为很困难。尽管一样都是跑步,两者有共通的地方,但马拉松不只体能,还有一些我无法想像的元素包含在其中。

我也认为那就是马拉松的魅力。我不知道肯尼亚和美国的选手在心理训练下了多大的工夫,但我希望能尽量努力调整心理状态。练习的时候,通常都会觉得「很累」。或许这么说有点奇怪,但这种时候我会把大脑和身体分开来思考。

是大脑觉得累,而不是身体觉得累。所以我会注意不让累的感觉呈现在身体上。用一个表情让外表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区隔大脑思考和身体。如此一来,身体就不会过度僵硬。在这样的努力之下,我的完跑时间也变得比较短了。

「很累」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觉,所以冷静思考后,意外地能够分析出累的原因。「现在是哪里觉得累?呼吸吗?腿吗?腿的哪个部位?」这么一问,你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全身都累,所以人会变得比较轻松。

我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深刻思考什么事情,大多是在发呆,但跑步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时间思考。每天跑九十分钟、一百分钟的话,难免会去思考要怎么度过这段时间,而且这也是一段没有任何人能介入,只有自己孤身一人的时光。

现在这个时代,不只每天要面对柴米油盐,还有社群网路,总是很难拥有自己专属的时间。只有跑步的时候,才能忘却一切杂念。我认为长距离赛跑就是拥有这种宛如圣域一般的感觉。

因此,练习的时候我很喜欢边跑边思考。思考回家之后要做什么无关紧要之类的事情时,身体会意外地像机械一样动起来。练习在跑步的时候不思考跑步本身的问题,而是在下意识中持续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只要花时间训练就能做到。

我发现,比起参加赛事,进行马拉松训练的期间让我有更多体会。我学会重视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片段。不要看得太远,就像确实地拼好每一块拼图的感觉。扎扎实实地消化每一天,每次都持续和上一次相同或者更困难的练习。

开始跑马拉松之后,我才知道面对目前的自己有多重要。即便提升练习量或练习的品质也不会马上获得好成绩,尽管如此还是要持续下去的过程非常重要,相较于田径赛,马拉松让我每天察觉到更多道理。这应该是因为跑马拉松时,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很长的缘故。

马拉松需要忍耐和坚实的跑法,这一点非常适合日本人。看过去在奥运获得优胜的前辈就知道,日本人能够做到超越人类想象的疯狂练习,这是日本人的优点。我也认为日本的前辈们累积下来的基础,拥有超高水准。

譬如,在我得知濑古利彦先生的练习内容和强度之后,就觉得自己现在的训练根本没什么。这后来也成为我的一大动力。不过,我发现最近有很多选手都渐渐忘记这一点。虽然自己要练习到什么程度是另一回事,但认为自己每个月跑的距离已经是最大值,或者觉得自己还能再多跑一点,这种想法会大幅影响训练的态度。

因为自己该做的事都已经做了,站在起跑线上时就比较能看得开。无论比赛结果好坏,至今毫不妥协地练习,光是站在起跑线上就很有成就感。当然,我也会对比赛时该怎么行动感到些许不安,但比起这些,我更觉得享受。

在比赛之前,我每天都在奋斗,今天我不仅战胜自己,还持续消化这么困难的练习、忍受这么多痛苦,站在起跑线前我克服了一切难关,接下来只要跑完四十二点一九五公里就好了。

我心里只剩下赶快跑完、赶快结束比赛的想法。因此,站在起跑线上,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一种胜利。当然,比赛当天才会决定胜利是停在起跑线上,还是有更美好的结果。不过,能够毫不妥协完成练习并站在起跑线上,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

这种成就感即便在二零一九年东京奥运宣布弃权时也没有减少。在结果不尽人意时,这种心情仍然没有改变也是一种收获。

比赛开始之后,前半段我不会想太多,总是尽量以不费力的方式节省精力。如何慢慢发挥力量对马拉松来说非常重要。起跑后,跑者必须从斟满的杯子里一点一点释放力量。如果因为别的对手追上自己就急着加速,自己的力量就会急遽减少。因此,刚开始我总是低调地在后面慢慢跑。

因为我已经练就了即便赛事中突然有什么变化,也能冷静地从后面追上领先集团的中段。一边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保持心有余力的状态非常重要,就算其他选手有时超前有时落后,我也只会思考剩下的距离,冷静分析如果对手在两百公尺内加快四秒,那我只要在一公里内加快四秒即可。基本上我只会专注在自己的节奏上,不去思考其他事情。

我可以瞬间环视周遭,冷静分析比赛状况之后,再度专注在自己身上,就这样一直重复下去。如果急着想要处理眼前的状况,身体过度僵硬一定会过度施力,所以我认为这种时候更要专注在自己身上,思考该怎么使用力量。

在马拉松赛事中,配速员不见得有功效。因为马拉松会被各种不同元素影响,所以不需要想太多,只要顺着比赛的流程走,想办法不要一下子就用尽全力,确保有力气跑完三十五公里、四十公里最重要。

当然,我有时也会因为和领先的选手距离差太远、错过补充水分的机会而变得不安、焦躁,导致施力不当。不过,这种时候我会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虽然会迷惘,但是只要作了决定我就不会后悔,专心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最重要的就是随时保持乐观和平常心。

因为在第一场波士顿马拉松(2017年4月〉时我就这么做,而且也得到佳绩,所以我认为这种战略非常适合自己。只有马拉松,才能够像这样培养在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吧!团体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会在人际关系中解决,但马拉松有很长的时间必须一个人跑步,所以不得不审视自己。

这是马拉松的魅力之一,但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因为这样丧失了社会性。(笑)不过,就算真的丧失了,那对现在的我而言也是必经的过程。

大家常说三十、三十五公里是马拉松的瓶颈。不过,就算是跑一万公尺,也是在跑到八千公尺时最痛苦,可是大家却不说八千公尺是瓶颈。无论什么比赛,最后一段一定最辛苦,我总觉得马拉松被大家说得太过夸张了。

只要前面都一直跑得游刃有余,过了三十五公里也意外地能轻松跑,而且我觉得身体的极限应该没有大家想像中那么弱。我觉得用「瓶颈」这个词,真的太夸大了。当然,四十二点一九五公里会让人觉得很远。不过,马拉松只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按照固定的速度跑就能完成。

即便如此,也会有觉得辛苦、想放弃的时候。这种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练习的时候我一直都战胜自己,既然都能跑到这里,剩下的路程也一定没问题」,借此尽量保持乐观比赛时,我和普通跑者不一样,几乎不会欣赏路上的风景。

跑步时,外面的世界看起来总是朦朦胧胧,所以我大多不记得路线和赛事。不过,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倒是看得很清楚,譬如川内优辉先生倒了很多水,铃木洋平发色超级金黄之类的。这种东西我就看得到。(笑)

开始跑马拉松之后,我才知道另一件事,那就是无论距离多远,都一定会有终点。而且,跑完之后的成就感和其他比赛不同。抵达终点之后,大家都很开心,对吧!不只普通跑者如此,我们这些选手也一样。虽然会有名次高低,但因为长时间面对自己,抵达终点的瞬间一切都会略过脑海,跑到最后的喜悦真的与众不同。

我想,那就是大家跑马拉松的原因吧!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忍受辛苦的练习、禁酒、剥夺出去玩的时光,经历重重忍耐抵达终点,心情一定会很兴奋。任何人跑马拉松都能品尝那一瞬间的滋味。

只不过日本人太重视完跑的时间了。马拉松会因为当天的气温、风势,大幅影响结果。最近跑鞋和脚尖着地跑法大受瞩目,但影响马拉松的元素不只如此而已。即便因为跑鞋加快速度,也可能在风势、天候的影响下减慢速度。

既然如此,维持跑在后方以免受到风势影响或者设法减低自己的能量耗损,注意这些细节显得更加重要。当然,最近跑鞋的进化也让我觉得很厉害,但跑的人还是自己啊!我认为市民跑者也一样,不需要太过在意完跑的时间。

跑马拉松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不过,现实就在眼前,既然无法回避,那就只能面对了。马拉松的优点就在这里,道理和日常生活相通。生活中也有不喜欢但必须做的事,既然出现在眼前就无法逃避,又或者因为不想逃避而决定面对。对我来说,跑马拉松就是这种感觉。

文 | 大迫杰、运动笔记

翻译 | 译者:涂纹凰。时报出版

} 关键词: 大迫杰复出后首秀只有跑步的时候 才能忘却一切杂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