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饮咖,成年人的课间十分钟

来源:腾讯网 2022-06-06 11:14:42

咖啡杂志《Drift》曾总结过成为“咖啡之城”的必备条件:时髦的小巷、大量可改造成精品咖啡馆的库房,以及适合躲进咖啡馆的阴郁天气。

成都,刚好一一满足。这也解释了最近两年,本土独立咖啡迅猛生长的原因。

而“小巷”这一关键词,也与编辑部的观察吻合——那些咖压最小、气氛友好的咖啡店,往往选择驻扎在巷子里。离商场和写字楼不太远,走路几分钟的距离,从主干道的某个分支轻轻一拐,便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本期,我们挑选了4家开在巷子里的新店,来看看这一颗颗带着咖啡香气的种子,如何在城市的版图上生根发芽。

01/

常识咖啡(万象城店)

双林南支路3号附2号

推荐:奶油葡萄干拿铁

常识咖啡的第五家店,开在了万象城苹果店对面的双林南支路。

这条不到500米的小巷,从开出第一家咖啡馆SHORT到现在,不过短短两年多,已成为了成华区著名的咖啡一条街。

常识5.0选址于此,和旁边的“品上品”当家菜共享招牌,隔了一间出来装修成法式气质的咖啡馆。

有点违和,又在意料之中,保留着一贯的精致,却又让品牌提倡的“日常感”更近了一层。

和老店相比,这一家的空间大了不少,堂食区和外摆加起来,可容纳十几人。

整体装潢延续了之前的风格:黑白配色的门头、复古自行车、点单台上的小老头儿摆件,让熟客像回到家一般亲切。

墙上依然挂着主理人的摄影作品,这次是拍摄于巴黎街头的《自行车女孩》。

记得最早,常识还叫PY COMMONSS,现在去掉了带有主理人个人标识的PY,保留了COMMON SENSE。

"LOVE IS COMMON SENSE.”爱是常识。

在PY这些成都老牌咖啡店主的努力下,咖啡也开始变成成都人的“常识”。有一种“布道”般的使命感,当咖啡本身被大家熟知,那个领路的人却偷偷躲到了背后。

02/

FIND COFFEE

狮子巷56号附1号

推荐:海盐花生拿铁

本来很少去太升南路,一出地铁站就是扑面而来的嘈杂忙碌,摩的师傅把音量提到最高招揽生意,“最后一班最后一班咯”。

却没想到几百米外的狮子巷,这么清净。

FIND COFFEE就开在这里,橙绿配色的门头,在这条200米的小街上颇显调皮。

店内却是非常cozy的风格,米色墙面,明亮的大窗户,有单人边几,也有可供三两朋友小坐的露营椅。

店主小姐姐穿着鹅黄衬衫,带着透明大框眼镜,活泼又亲切。一会给我倒水,一会又送我小饼干,说这个配奶咖吃很不错。音乐也很好听,轻快但不显得吵闹。

很适合在睡得很好,天气也很好的的周末早上,趿拉着拖鞋来喝一杯。

菜单很丰富,奶咖、黑咖、特调、无咖啡因皆有,还有店主自己做的甜品。

最让人惊喜的是店里的杂志架,《Casa》《POPEYE》《NYLON》等很难买的日杂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店主自己爱看杂志,也希望喜欢阅读又爱喝咖啡的朋友们进来能感到舒服。

03/

余香咖啡YuParfum

龙江路19号附21号

推荐:现萃椰奶咖啡

咖压为零的一家社区小店,在龙江路那个吉他雕塑拐进去的巷子里,走到底,挨着菜鸟驿站。

从这个选址就能看出,老板非常接地气。

主打越南创意咖啡,但店铺风格并没有很东南亚,蒂凡尼蓝的门头搭配极简木制风的室内装潢,很亲切。

老板也很亲切,普通话带点福建口音。身为四川人却从小在福建长大,第一家店也开在福建。江湖人称“刘一口”,因为他喝什么都习惯留一口。

来太早咖啡机还没有调好,就选了点单率TOP2的黄桃香茅茶。采用斯里兰卡进口红茶做茶底,黄桃饱满新鲜,香茅放得很克制,让一杯普通的红茶上升了一个味觉层次,但又不至于喝起来像冬阴功。

老板说要喝赶快,因为原料被卡在外面进不来,库存只剩半个月,喝一杯少一杯。

说到这个就生气,连滴滤壶都被卡在了路上。

我是个做越南咖啡的,我连壶都没有,只有用好多年前的旧壶。不说了,抽支烟。”

但即便这样还是坚持对原料的把控,没有就不卖,不会用次品替换,是个实在人。不过也不急,毕竟做好了深耕的打算,做事认真,技术过硬的人会被留下来。

问及为什么选址在龙江路,答“因为这里的人不需要你去普及什么是咖啡”。

清早坐在店外喝一杯,看看风吹过摇曳的树影,清净得能听到鸟叫,买菜的大妈拖着小拖车走过,这就是社区店该有的样子呀。

04/

taketen coffee

较场坝东街87号

推荐:草莓Dirty

奶黄色的店面,在较场坝东街的林荫小路上显得格外显眼。路过好几次,总是看到顾客坐在门口说说笑笑,还没推门进店,就已经感受到溢出门外的轻松惬意。

taketen的意思就是take a ten minute break,休息十分钟。连隔壁王老四豆瓣抄手的大姐,都常常会在午休时间过来喝杯冰拿铁,休息十分钟。

这个位置原本是“此刻即礼物”的分店,taketen的店主Aimee接手之后,并没有对店内的格局做太大改动。仅仅做了些诸如给墙面换颜色、给招牌换字体、加装杂志架等等不太费劲的软装,甚至连部分桌椅都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可不知怎么的,整个小店的气质就突然变得慵懒起来。

“我的主业是做民宿的。”原来如此。

懂得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可能是这家店最核心的竞争力。

豆子换了很多次,最终找到了大家最容易接受的奶油坚果拼配;调整苹果派的甜度,既保留苹果的微酸,又甜得恰到好处;店里的饮品也根据气候做调整,夏天有绿豆沙拿铁和草莓Dirty,冬天有烤焦糖肉桂拿铁。

突然想起了那句很俗的话: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可用在这里很合适,舒服的背后其实是谦逊和用心吧

随着咖啡的“日常化”,越来越多的独立咖啡开始走进社区,走进巷子里。

也许会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跟随任何推荐与指南,因为它就像串串、火锅、茶铺一样——“最好喝的那一家”,就在你家楼下。

● ● ●

编辑丨阿七

图源丨YOU成都、商家提供

CONTACTS

找到小都

APP丨微信公众号丨新浪微博丨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小程序(YOU点咖啡/YOU成都)丨抖音(游成都)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 关键词: 小巷里饮咖 成年人的课间十分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