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来阳江喝一盏春茶!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昨日谷雨
相传,谷雨期间须喝茶
可以清火、辟邪、舒肝明目
喝一盏新茶,品百味人生
把春天的意蕴留在舌尖
人间四月,春茶吐翠
眼下正是春茶上市的好时节
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
阳西县新墟镇东水山春茶
已大量上市
阳江日报摄影记者 宋福亮 摄
春茶,顾名思义是春天采摘的茶叶,主要指越冬之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春茶茶芽肥硕,滋味鲜爽,香气强烈,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茶。
在小湴塘茶场,群山叠翠
依山而植的茶园碧绿连绵
从空中俯瞰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似层层绿波
好一派茶山春景
阳江日报摄影记者 宋福亮 摄
绿波间,三五茶农,腰挂茶篓
行走在纵横交错的茶陇间
刚刚冒头的春茶
色泽翠绿、叶质软嫩
茶农双手轻轻一捻
一粒青翠的“两叶一针”
就被摘下放入茶篓
一会儿工夫
小茶篓里“兜”满了鲜嫩饱满的芽尖
茶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阳江日报摄影记者 宋福亮 摄
东水山位于原生态重点保护区
鹅凰嶂山脉中,主峰海拔1337米
山上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大
多漫射光
适合茶树生长
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生态大茶园
“茶叶,及时采了就是茶,不及时采就是树叶。”茶场负责人李孔强说道。采茶作为保证茶叶品质及茶树持续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尤为关键,不仅需要大量劳动力,还讲究时间和技巧。
芽茶不等人,现在正是茶叶采摘的最佳时期。为了抓紧时间采茶,60岁的黄芳荣每天挎着一个大筐,凌晨5点多就摸黑出门,顺着山道从家里赶路来摘茶,只为保住最鲜的那抹茶香。
“每天能采8-10公斤,收入近150元,高峰期每个月能挣4000元。”黄芳荣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务工,既能够补贴家用,还可以照顾家庭。
近年来
新墟镇大力发展茶叶经济
通过“公司+农户”、吸纳务工、
群众参股等多种形式
带动农户增加收入、解决就业
茶叶成了当地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的特色产业之一
阳江日报摄影记者 宋福亮 摄
过去,炒制茶叶是一门技术活
而现在东水茶业的制茶厂里
多台制茶设备同时工作
机械化生产加快了
东水山茶的制茶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东水山茶主要有红茶和绿茶两大类,不同品种的茶叶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绿茶的制作过程分为摊晾、杀青、揉捻、干燥4个步骤。而红茶的制作过程则不同,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5个步骤。
“绿茶最重要的是杀青,红茶最重要的是揉捻和发酵。”制茶师傅李振建介绍,绿茶的杀青让它保留了更多的天然物质,使绿茶有绿汤的颜色。
而红茶的揉捻和发酵工艺,让茶叶中的茶多酚发生了变化,使红茶有红汤的颜色,同时发酵还产生了茶黄素等香气物质,使红茶口感更加醇厚。
与此同时
阳春河 镇各茶场
也相继进入
繁忙的春茶采摘和制作季节
春意盎然,茶香飘逸
河 镇气候、地形适宜茶树生长
清明节前后
河 镇各大茶园已抽芽吐绿
迎来了头春茶的采摘期
阳江日报签约摄影师 蓝军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茶在春天
位于阳春市河 镇罗阳村
大利山自然村的村民
已陆续开始在茶场采摘新鲜春茶
阳江日报签约摄影师 蓝军 摄
经过一个冬天的积淀
将一年中第一叶嫩芽采摘下来
变成一抹茶香
阳江日报签约摄影师 蓝军 摄
神仙岭上神仙茶
河 镇的名优产品——“神仙茶”
因产于凌霄岩相依的
神仙岭一带而得名
曾在中南五省茶叶评比中名列第一
被誉为“岭南第一茶”
资料图 阳江日报摄影记者 谭文强 摄
在河 镇白岭仔茶场
一垄垄茶树从山顶到山谷
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资料图 阳江日报摄影记者 谭文强 摄
烧一壶水,泡一杯茶
淡黄清透的茶汤,品上一口
清香有回甘
这是春茶的特点
比夏茶、秋茶更加清香
资料图 阳江日报摄影记者 谭文强 摄
雨润青山绿,风催嫩发芽
白天忙摘取,晚上酿新茶
资料图 阳江日报摄影记者 谭文强 摄
从采茶到制茶
小小一片茶叶
不仅将春天
留在人们的舌尖上
也给村民带来了新的致富希望
} 关键词: 春风十里 不如来阳江喝一盏春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