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对上海到底有多重要?
不久之前,“上海,我要买咖啡啊”上了微博热搜。
原来是网友的小区暂时解封,大家去超市抢购,有个女的边跑边喊:
我要买咖啡啊!
上海人血液里流淌着什么?经过这件事,大概更多人会告诉你,咖啡。
上海——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上海是中国咖啡文化的发源地,全国咖啡产业中最为重要的消费市场,也是中国咖啡行业的创新之地。总体而言,上海咖啡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是比较均衡的。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是全球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有6913家,每万人拥有咖啡馆2.85家。相比之下,纽约的数据为1591家,万人拥有量为1.86家。伦敦拥有咖啡馆3233家,万人拥有量3.69家。东京则为3826家,万人拥有量2.78家。
南京路和淮海路聚集区是上海咖啡馆密度最高的街区。其中淮海中路有49家,南京西路有41家。从咖啡特色街区看,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枫泾路、大学路和安义路。它们每100米分别有5.02、3.84、2.8家咖啡馆。
高达42.99%的连锁率是上海咖啡产业的又一个显著特征,这个比例也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城市。报告指出,从咖啡的专注、风味的重视、品质的把控等多维度筛选出的精品咖啡馆有783家,占比达11.33%。第三次咖啡浪潮带来的产业升级,带动了便利店、书店、剧院、酒店等场所,研发自己的咖啡品牌,咖啡文化已经渗透到城市中的角角落落。
咖啡——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
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文化环境是舒适而又自由的,这个城市有特色﹑有创意的咖啡馆很多很多。在都市生活忙碌的间隙中喝上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既可以提起精神,又可以舒缓心情。
历久弥香的咖啡已经与上海的城市历史记忆融为一体,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据文献记载,作为“舶来品”的咖啡,其最早传入申城的时间可追溯到1844年,当时的通商口岸记录中保留了关于咖啡豆进口的记录。1860年改造后的礼查饭店内出现了上海第一家“咖啡室”;根据1880年《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虹口地区出现了上海第一家独立咖啡馆。老上海的咖啡不仅与当时的社会名流密不可分,也和怀揣着报国之志的有志青年紧密相连,其中被鲁迅称为“革命咖啡店”的公啡咖啡馆便是一例。作为左联“诞生摇篮”,公啡咖啡馆凝结了各方文学力量,让大家在怡然氤氲的咖啡气息中找到了共通的精神依附,形成了文化同盟。在1922至1937年拍摄的58部国产影片中,以上海为主要背景或故事地点涉及上海的影片共有33部,其中13部出现了在咖啡馆喝咖啡或在家以咖啡招待朋友的场景。咖啡馆俨然成为上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表现都市摩登的重要外景空间,其中弥漫的西式习惯和气氛也成为上海电影“西洋景”中的重要元素。老上海的咖啡馆既承袭了西方传统的经营理念,也适应着上海本地特色。例如,从一开始在咖啡馆内配置留声机、电唱机等设备以播放欧美古典或流行音乐,到后来在咖啡馆内增添爵士乐队、驻唱歌手、舞蹈团、武术杂技等娱乐表演项目,无不表明这一多维活动的公共空间内中西文化的交汇以及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几乎所有国际咖啡品牌进入中国的首选地都是上海,星巴克、“日本最美咖啡馆”%Arabica、美国“实力派”Peet"s、加拿大“国民咖啡”Tim Hortons纷纷抢滩上海;与此同时,Manner、Seesaw、Mellower等本土品牌也从上海出发,进军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从“贝多芬咖啡”到董其昌“拉花”,上海咖啡文化正催生出日新月异的多元城市文化潮流;从嵌入社区公共空间的迷你咖啡馆、以残障员工为主角的“熊爪咖啡馆”,到专为认知障碍老人设立的记忆咖啡馆,上海咖啡馆正一如既往地招徕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身份职业的八方来客。具有独特海派文化印记的咖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指征,而是塑造了产业和文化相连的重要场所,涵养了独特的城市品格和精神气质,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城市温度的鲜明体现。
疫情之下的上海和咖啡:是挑战也是机遇
除了深厚的咖啡文化底蕴,上海作为国内最包容的特大型城市,同样给咖啡品牌的成长提供了莫大助力。当被问及为何将内地首店放在上海时,蓝瓶咖啡方面透露,他们的选址准则是喝咖啡的人在哪里,他们就把店开在哪里。“只有更多的人喝咖啡,才会有更多的人喝精品咖啡,才会有更多人喝蓝瓶咖啡。”“上海不一定是最赚钱的咖啡市场,但一定是品牌成长土壤最好的城市。”
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团队发布的《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显示:在全球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拥的咖啡馆、茶馆总数排名全球第一。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的中国咖啡市场里,上海的市场销量约占50%,咖啡消费量达到每年人均20杯的水准;上海咖啡馆、茶馆总数并未因本次疫情而减少,反而逆势增长至8500家左右。
同样由于疫情原因,目前国内的奶源同样供不应求,全球贸易成本有所增加,导致进口牛奶的价格同样有所上涨。和咖啡行业常用的牛奶相比,羊乳咖啡的奶源供应无疑会更加稀缺。高昂的成本压力下,今年2月,星巴克、瑞幸、Tims接连宣布涨价。但是除了星巴克这样少数有号召力的品牌,多数的经营者还是没有勇气涨价。尽管上海整个咖啡赛道依旧维持着高速增长,但是在消费行业整体疲软,无数餐饮巨头轮番亏损的当下,赚钱问题依旧是拦在上海新老咖啡玩家面前的最大挑战。
疫情带来的挑战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
目前,上海人喝咖啡正面临着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市场上咖啡很多,但够不着;互联网电商上电商咖啡琳琅满目,但抢不到附近的配送名额。居家隔离也要来一杯咖啡,看似荒诞,却是魔都人的真实写照。
评论:珍视“我要买咖啡啊”的点滴热望
“我要买咖啡啊!”一位上海女生用这句话登上了热搜榜第一。据称,上海某小区暂时解封6小时供居民买菜,而女生在人群中喊出的这句话,意外地打破了某种紧急的氛围。
有人忍俊,兵荒马乱的还有心买咖啡?言语间有对这个年轻姑娘无生活经验的担心;有人会心,这就是上海啊,言外之意是海派文化的精致性已经进入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说到底,人们特别关注这句话,是因为它说出了闲适的、烟火气的生活,说出了正常状态下,我们在茶水间、咖啡馆、超市里随口而出的那种语调。在紧张的、严肃的甚至沉重的疫情防控之下,这些日常的对话,已经显得过于轻盈。
这个热搜,也许可以看成一种下意识的呼唤: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在疫情防控越来越强调精准科学的进程中,应努力给日常生活本身留下更大的弹性,让那些点滴热望,有安放和流淌的空间。日常就是正常,我们所有的努力,其实就是让人们不拿吃饭、上班、流动、喝咖啡当个“事儿”。
城市中国网 综合
资料来源:
8000家咖啡馆混战上海滩:一边烧钱扩张,一边亏损倒闭——《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刘冬雪 曾广
珍视“我要买咖啡啊”的点滴热望——中工网 刘白
与世界对话:上海咖啡文化彰显城市开放精神——文汇报 包亚明
上海已成全球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每万人拥有2.85家——劳动报 等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今朝
} 关键词: 咖啡对上海到底有多重要 咖啡文化 海派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