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分阶段修炼太极拳
关注:
太极拳修炼是分阶段的,太极功夫也是分层次的。有人说练太极拳分五个层次,太多了,我就分三个阶段,即一是打基础阶段,二是练出松沉阶段,三是修炼出轻灵的阶段。
《太极拳论》讲:"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说明太极拳功夫的修炼有三个阶段,即着熟、懂劲、神明。我所说的三个阶段是顺应《太极拳论》所言的太极功夫三个阶段的,并以拳论相吻合,第一阶段打基础正是着熟(即招熟)。打基础阶段是为练拳架,练招法,以达招熟,熟能生巧,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第二阶段是练出" 松沉”来。有了松沉,身体就稳,沉稳行拳会感觉到自身内气的流动和内劲的运行; 推手中也会感知对方使劲拙否,及劲力走的方向,从而顺其方向,舍己从人,引进落空,造成对方被动,这正是拳论所讲的懂劲阶段。第三阶段修炼出" 轻灵" ,也正是拳论所指的" 神明" 阶段。练至此阶段,应该达到:行拳身轻如履薄冰; 搭手灵敏一羽不能加。
一. 打基础阶段
首先,做到活臂、坐腿。活臂、坐腿是太极基本功,活臂是指让肩关节松活,平时要多做摇臂活动,让两臂松沉如系在身上。坐腿是练落胯曲腿,练习猫步,增加腿部力量。腿部有力量,能确保底盘稳定,有利于内气下沉。
其次,正拳架,这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要求。拳架正是指头正上领,脊柱拉直,肩平胯平,下盘稳固,裆圆腋虚,含胸拔背,两臂前送,做到肩胯相合,肘膝相合,手足相合。
再次,要苦练到招熟,要多练,让动作顺畅,连绵不断,似行云,如流水。行拳中要加意念,意念中拳势要有攻防含义。拳论中的"着"既招,是打法、拳势。每势都有它的主要攻防含义,这样练拳出功夫,可谓功夫架,能称练武艺。而不融入技击技巧的练法,即使姿势再优美,却因实用性差,也只能称为"花拳绣腿”。练太极拳要练推手,推手是用来校拳的,拳练的好,姿势正确,呼吸配行,拳套连贯,可在推手中有体现,表现为身稳,八面支撑,棚劲饱满,胯活顺随。
二. 练出“松沉”阶段
练太极拳有" 松沉”感,是太极拳水平提高的表现。有了松沉,练拳便有了太极味,也会体现心静体松、心态坦然的气质。有了松沉感,就会做到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言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有了松沉,肩关节松开,肩下掉,促使脖拔头顶,形成肩沉头顶对拉。而肩的松沉,会促使腰松胯落,从而让拳架坐住,行拳如坐椅子,这样下盘稳固,心态坦然,有利于内气下沉,充盈丹田,壮实腰腹。腰腹结实,就有提了试劲的本钱,也是拳论所指的"懂劲”的保障。到了这个阶段,练拳时会感觉内劲内气的混合运行,能够用意念控制内劲的发挥。在推手中,练到着法练熟即可逐渐悟出对方用力大小和方向,以利于我能用劲粘随、刚柔变化、虚实转换、屈中求直、舍己从人、引进落空、蓄而后发。懂劲要进行推手实践,只练拳不练推手,对懂劲就是纸上谈兵。要知懂劲,一定要运用推手实践,求稳度,试力度,找角度,寻时机。
三. 达到" 轻灵" 阶段
何谓轻灵?轻灵即身感无重量,手臂如棚飘,松柔中寓活泼,“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太极拳练到这个层次,是附合太极拳论所言的" 神明" 阶段特征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就曰:"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 道出了太极拳的神明之境。神明意即练拳达到轻灵阶段,能做到“举步轻如鸿毛”。要做到轻灵稳健,就必须在行拳步法上下功夫,做到规范标准,并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型,做出适合自己的步幅、步宽,架子不要过大过低,确保身轻架稳。还要加意念,意想脚如踏薄冰,双脚要轻起轻落。
练拳达神明,不仅体现在练拳上,还在推手中有表现。推手时我之身轻则感对方身拙,触觉灵敏,搭手知其力,懂劲知走向,神妙高明,随心所欲,形成条件反射,借力打力,熟能生巧,不求用着而着法自然用得巧妙,达到妙手无处不自然的程度。练到这个程度,必须经过多年的苦练和巧练,身已内气充足,行拳或推手达到意气劲相合,相统一,意出气催劲到。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