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热已然风势减缓,白酒行业下一轮的风口在哪?

来源:腾讯网 2022-03-22 16:56:36

每一轮行业的调整都是新一轮的造神运动,比如酱香热风口下塑造的新一线白酒品牌国台、珍酒、金沙等,从当前的行业形势来看,酱酒热已然风势减缓,那么白酒行业下一轮的风口在哪?我想大概率会是清香,从目前的品类发展迹象来看,清香虽未达到热的程度,但回暖已成现实。

诚然,一个品类的发展需要有多种底层逻辑,笔者简单总结一下,从三个基础逻辑出发分析清香回暖的必然性:

其一、龙头的带动,火车快不快,还靠车头带。

酱酒的这轮爆发,得益于茅台的强势崛起,且这其中最关键点在于茅台撑起酱酒的价格天花板,给了其他酱酒品牌极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再看清香,2021年,汾酒跻身200亿阵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2022年3月份,汾酒集团发布公告,拟投资91亿元进行产能扩建,可见汾酒集团对于未来的信心之足,这个车头也必将会迈进新的台阶。

而从汾酒的价格带来看,青花30已经是千元以上价位的标杆产品,在整体汾酒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加重,青花汾的崛起也带动了整体清香型白酒次高端的扩容,为其他清香型白酒品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毕竟不能一味地局限于玻汾之下的光瓶酒领域。

其二、消费的偏好,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得抓住男人的胃,酒圈亦然。

如果把中国白酒的三大基础香型用茶叶来比喻,那么清香是白茶,浓香是绿茶,酱香是普洱,消费者的口感变化周期是从浓到酱,应该换换口味了,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接触白酒起步时间短,口感多偏于清淡,这是清香型白酒最大的优势,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口感偏好。

从理化指标来看,清香型白酒的化学成分最少,这与其生产工艺相关,清香型白酒采用地缸发酵,与周围的环境接触较少,不比浓香、酱香可以与土壤中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清香型白酒“一清到底”最大的优势便是“净”,所以清香的口感偏于清淡,这也是这几年大家一说起口粮酒首先想到汾酒的关键原因,这也是清香型白酒能够成为新一轮风口的关键之所在。

其三、群体的力量,汾阳不止有汾酒。

一个品类的崛起必定不是靠一家企业的崛起所能实现的,浓香自不必说,五粮液、洋河、泸州等一堆的巨头,酱酒也涌现出习酒、郎酒、国台等,从当前形势来看,清香型白酒除了汾酒以外尚未出现超过20亿以上体量的省酒龙头,但酒都汾阳在这几年却不乏佼佼,比如汾阳王、汾杏等品牌,在最近这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状态。

所以,汾酒之下,清香的下一个爆品会是谁?

很难有品牌能够实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当下的网红品牌如过江之鲫,但也基本上昙花一现,能红但是难长红,尤其是酒行业,更不是借助网红效应借助明星效应便能异军突起的。

我们看这几年崛起的白酒品牌,诸如国台、金沙、珍酒,乃至于潭酒、武陵等等,无不是积淀了数十年的老品牌,白酒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的产物,在市场化经济的今天,拼的是什么,广告?渠道?策略打法?我认为这都不是关键,白酒品牌拼到最后一定拼的是底蕴!

那么,清香的第二家会是谁?

先从地域上来看,白酒要讲血统,清香的核心产区在哪,便是中国的酒都之一——汾阳;其次,我们看品牌历史,汾阳地区酿酒源远流长,能叫得上名字的老酒企着实不少,汾阳王、汾州、汾杏等无不是有着数十年酿酒历史的老牌企业,谁能脱颖而出,我们还需要再看看布局,其实从当前几家清香二线梯队来看,大家都在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尤其是汾阳王,在山西以外的河南、河北、山东、蒙陕、京津等地都已布局多年,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然,以汾阳王为代表的清香第二梯队目前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至于能走多快,走多远,还需要拭目以待。

} 关键词: 酱酒热已然风势减缓 白酒行业下一轮的风口在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