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瑜伽第一村,牛的不像是真的!
作者| 小林
来源 | 雷叔说事(normalbeauty)
01.
有人倒立在菜地里,有人扭曲体型在广场上。
有人高难度背人,有人仙女指路。
看到这样的图你想到什么?
首先肯定会疑惑,但也会佩服她们的卖力表演。
其次,你会猜测这是网红们的美图秀,还是后现代的行为艺术呢。
都不是,这就是瑜伽村的真实影像。
玉狗梁村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普通村落,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太大。
正如图片所示,主角都是老人,有着银发、皱纹。
当图文泉涌过来时,有人就感叹:诸神黄昏。
赞叹虽好,但主角们达到今天的境界,并非一蹴而就。
02.
玉狗梁村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自然条件极差,地下水严重匮乏,农业生产条件差。
但一旦下雨,又仿佛汪洋世界出现,道路泥泞,对于村民来说生产生活很不便。
在农业生产不如人意的情况下,很多家庭一年到头也只不过能吃饱饭。
中青年选择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村庄摇身一变成为空心村:常驻村人口约100人,且80%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
这些老人的学历只有小学文凭,甚至连村子都没有出过。
他们无法尝试新兴产业,因为接受难度太大;他们也不能尝试体力劳动,因为身体折腾不起。
后者的作用更为明显,当关节炎、风湿等症状反复折磨他们时,赚的钱都会变成医药费。
他们也就没法持续地高效地生活生产,然后赚不了大钱。
这是曾经脱贫致富的典型困境。
因病致贫这样的乡村发展问题,在玉狗梁村身上突出体现着,以致于玉狗梁好多年是国家级贫困村。
如果没有意外,它将继续空心下去,弥漫失落的情绪,以及接受一个注定无望的未来。
面对这样情况,之前很多村干部一筹莫展。
03.
2016年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卢文震,和两位同事来到这里驻村扶贫。
他担任玉狗梁村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组很快摸到了问题所在——因病致贫,这不难,难的是破解方式。
为了从村民中寻找扶贫点子,卢文震去大爷大妈家里调研。
他发现一个惊奇的现象——越老的村民,越会在炕上盘腿坐。
而这一招盘腿功夫,外面的世界对应的名称叫瑜伽。
卢文震和工作组提出了“健身瑜伽扶贫”和“文艺扶贫”的举措。
从思路上可以说非常清晰,通过运动强化村民身体健康,村民们搞起生产,从而脱贫致富。
这样的想法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的,大多数村庄走的是文旅扶贫、电商扶贫、农业扶贫、消费扶贫、众筹扶贫。
这些模式有迹可循,方便借鉴。
“健身瑜伽扶贫”实在太过少见,于是想法就面临落地问题。
04.
比如,卢文震作为新来的书记,没什么威信。
大家以为他为镀金而来,便象征性捧捧场。
当他叫大家去村口练习时,没几个人愿意去,也不愿意腾出农忙时间来折腾。
最贴身的村委团队同样对他将信将疑,妇联主任靳秀英为了满足“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面子,还是强拉了几个村民来捧场。
当做凑数,只等新书记的热乎劲消退过去。
比如,瑜伽的一些体态不被人理解。
“这种别扭的动作太不守妇道了。”
“老天不下雨,就是这些人搞的。”
“卢书记是要让他们入邪教吗?”
风评一传,卢文震心里一凉。
比如,北方的玉狗梁村如何在冬天进行瑜伽锻炼,又不耽误赚钱。
这些问题都难倒了卢文震,他得一个一个去解决。
首先,卢文震自己掏钱买了手套和100个瑜伽垫,一听说可以领东西,大家就过来参与了。
当然大家还是没认真学,起码看到了新书记想办好一件事的苗头。
接下来,他拿妇联主任靳秀英做示范。
靳秀英有腰间盘的老毛病,路走多了两腿麻木,所以她只能走一段停一段,再走一段。
卢文震买来《健身瑜伽体位标准》教材自学自卖,传授给靳秀英在内的第一批成员,共8人。
虽说卢文震不专业,但这个自学自卖的过程也让他明白,如何从村民生活中取经,并将瑜伽“玉狗梁化”。
一言以蔽之——接地气。
为了考虑村民随时随地上手,他向村民传授能在烧火做饭、下地除草、井里取水、手工磨豆腐、锯木头、晒粮食等场景下的瑜伽。
为了方便村民们理解,他把“武士坐”改名为“奶奶坐”,“犁式”改名为“倒挂金钩”,“树式”改名为“金鸡独立”。
接下来,还得“严师出高徒”。
每天早上6点半,下午5点,他召集村民们练习瑜伽,一天共计四小时。
一开始村民练得腰酸腿疼,但卢文震并不妥协,逼得大家强忍痛苦三个多月。
三四个月下来,第一批学员身心舒畅,感受到了健身的效果。
80岁的孤寡老人乔占莲也能在家炕头上做瑜伽“全莲花坐”式。
65岁的白玉香做家务之余,在自家炕头上做瑜伽“虎式”。
在放牧的草坡山坳,74岁的许富边放牧边练习瑜伽“树式”。
两位老人在大雪天的户外,就用较为简单的瑜伽交流“展臂式”。
一位老人也会手到拈来用瑜伽“风吹树体式”表达愉悦心情。
瑜伽动作可以从农活中来,到农活中去,这种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被更多村民理解。
几年下来,瑜伽小组发展到60多人,最大的老人80岁。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玉狗梁村“中国瑜伽第一村”称号,为此,村口小操场立着一座石碑,镌刻大字“中国瑜伽第一村”。
05.
那股子热情劲上来了,村民们挑战极限的事迹就止不住。
老年人练瑜伽一般是这样的。
但在玉狗梁村公开亮相的瑜伽得是这样的。
高阶的形态,也总是跟地心引力做斗争,与时间做朋友。
特别是在各种组合动作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于生命野力的向往。
与之相伴的就是容颜上的开心和血色。
仿佛时间没有在他们身上流逝。
这种积极向上的风貌在村歌《有一个地方叫玉狗梁》集中体现。
很多六十多岁老人的瑜伽水平达到了三级,个别老人还能做四、五级的高难动作。
几年下来,他们很少感冒,腰不疼了,腿不酸了,生病情况少了很多。
当身体好了,致富新路子就多了。
拍短视频的就拍短视频,在直播间带货售卖瑜伽课程和瑜伽垫的就去带货,受邀各地表演的就去表演。
与此同时,农业种植事情上大家也没闲着。
但不能种原来的谷物了,现在大家身体好了,有力气去追求高回报。
玉狗梁的地貌恰巧与南美洲的气候土壤条件接近,为此政府号召种植藜麦。
藜麦价格比小麦贵太多。
卢文震带着着村民种得很成功,玉狗梁村成为中国绿色减贫之路的成功典范。
谁说绿色农业离老年人很远的。
在直播间里靳秀英们也没有闲着,她们一边表演一边吆喝:“一斤卖49元,买五赠一,到手六斤。”
因为瑜伽村名声在外,与其他村庄相比,村民们还可以将土豆、莜麦等农产品卖出更高价。
当村民会讲好故事时,农业的附加值就滚滚而来。
村里贫困户的平均收入2018年增加了11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政府补贴。
一位村民上线了一套共7集的初、中级瑜伽课程,每套售价19元,已经有542人购买了这套课程。
当然直播带货、短视频的收入起伏不定,所以如何在寒冷冬天多赚一分钱,成为了村民热切关系的事。
后来他们找到了假发这个突破口,在冬天便可以躲屋里一边干活,一边瑜伽。
“假发产业给当地就业的人群带来月均2000元的收益。”
当老年人赚钱了,当地的产业生态好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返乡。
整个玉狗梁村的活力回来了,从他们拿锅碗瓢盆玩冰壶就可见一斑。
06.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因为脱贫致富的模式从来不是固定的,不是扶贫影视作品里千篇一律的直播带货、文旅结合的简单重复。
一句“老铁们,这是我们当地的土特产”起不到增收作用。
你还别说,心血来潮回老家做电商微商、直播带货,结果混得更差的情况数不胜数。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只会复制粘贴,连微创新都没有。
要知道,致富可以多元的,也必须是多元的。
玉狗梁村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因地制宜增收致富。
背后是对群众智慧的汲取。
玉狗梁村擅长盘腿坐的老人启发了卢文震进行瑜伽健康扶贫。妇女们将自己的才艺与直播带货结合,挣了不少钱。妇女们冬天坐得住炕,承接假发的零活……
还举办农民瑜伽运动会,扩大口碑。
中国脱贫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之一就是接地气。
自然也是未来城乡致富路上的宝贵经验。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