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进化论李扬推荐书单(2)——茶学专业知识篇

来源:腾讯网 2022-03-16 14:26:45

今天这一板块是茶学专业知识的书籍推荐。

茶学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不是被园艺学农学等其它学科涵盖,是因为茶产业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环节——「加工」。

学茶的切入点如果是功效成分,会发现所有的食品药品都可以用类似方法研究。如果切入点是种植,育种,也会发现所有的农作物高度类同。但从「加工」入手,就不同了。茶叶有着堪称庞杂而有序的加工体统,进而呈现出不同形态,不同使用场景,让茶延伸到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触及到历史上文化发展的根脉。

做茶的学问,以「加工」这条主轴为基础,去建立知识内容,会比较容易形成体系。

所以,第一本要推荐的茶学专业书是《制茶学》。

《制茶学》

陈椽

推荐指数 : ★★★★★

我们推荐的是陈椽版《制茶学》(第二版)。

为什么推荐第二版?是因为第三版开始,内容吸收了一些近年市场观点,很多东西表述得圆融留有余地,不像第二版那么直接绝对。这种改动反而增加了门槛。

照着陈椽版《制茶学》操作,就能做出各种各样符合标准工艺的茶。

它常年作为教材,将「六大茶类」的概念深埋在每个学茶人脑中,为茶学体系打造了底层逻辑。

这是茶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书。是想进入专业讨论,必须读透的第一本书。

《茶叶审评指南》

沈培和

推荐指数 : ★★★★★

我认为茶学体系要学的第二本书,这是给评茶员用的书。

在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每种茶类的审评方法和审评术语。逻辑清晰而简洁,薄薄一小本,讲得透透的。

评茶员的活儿怎么干?审评的核心在工艺,合格的评茶员必须能审出茶叶在工艺上有什么问题?反过来能去指导加工上应该怎么补足。所以一个合格的评茶必须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制茶师。一般国营老厂,往往都是厂长负责审评。

评茶其实是一种机械性的技艺,需要一套刻板的训练方法,不断的学习,持续精进,近十年训练方有小成,是一个非常难入门的工种。而且适用范围也很窄。

但想要在茶专业技能上深入,审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审评能力和茶叶最核心的工艺板块密切相关。如果不会审评,就很难有效地保证工艺稳定,更谈不上工艺的研究和进步。

《茶叶生物化学》

宛晓春

推荐指数 : ★★★★★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邵宛芳老师跟我们说这本书虽然本科生在用,但不要求读完,因为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们要用的相关教材还是这本。

事实上,在我研究生毕业之后,这本书也没有完全精读。因为它非常微观和细致,从茶树生命过程,到茶叶加工过程,茶方方面面的化学物质变化,在这本书里都有研究和讲解。

我有时描述一个茶不说苦和涩,而是用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去表达,这样虽然麻烦,但却精确。要想在这个语境下谈茶,就至少需要通过这本书打开茶的微观视角。

这里推荐的版本是宛晓春老师的第三版。茶叶生化研究是应用型知识,需要迭代更新,与时俱进,如果将来有第四版就读第四版。

强调一下,这里与前面陈椽版《制茶学》强调的经典性不同,科研应用方面的知识不能去怀旧。

《中国茶叶大辞典》

陈宗懋

推荐指数 : ★★★★★

这本书读不读倒是不重要,但务必收藏一本。等打折的时候再买,比较贵。

这是包罗万象的茶百科全书,每个章节都由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专家负责,是绝大部分人公认的中国茶学有史以来最经典权威的一本书。

只要跟茶相关,这本书里都有,包括上面说到的制茶、审评的内容。

当你在某个问题上搞不明白,需要一个权威认证的时候,就翻翻这本书。

——

茶学还有很多其它的方面,包括历史、栽培、育种、经济等等,但这些领域我建议别局限在茶学教材里。

比如,「茶树栽培」这方面的知识,和任何一种农作物种植的原则实际都差不多。甚至于,今天来看《茶树栽培学》教材,反而会受到其中一些陈旧概念的制约。多去看看其它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会得到启发。

又比如,「茶树育种」非常复杂,《茶树育种学》一本书是完全没用的,它涉及到不同的植物分类体系,我们需要做一次相关植物分类学体系的介绍,才能够把要推荐的书在不同分类体系下安置,讲清这个话题。

此外人文知识方面就不作为基础来推荐了,因为它展开会非常复杂。随后单独做系列书单推荐。

} 关键词: 茶叶进化论李扬推荐书单(2)茶学专业知识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