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编出“荣耀之花”,“沧州巧手”参与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制作
张洪波(左)指导织友制作冬残奥会颁奖花束
正在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奖的运动员登上颁奖台、高举奖牌和花束,万众瞩目。他们手中的花束不是传统的鲜花,而是手工编织的绒线花,新颖、别致、精美,被称为“永不凋零的荣耀之花”。沧州市南皮县的多名残疾人,参与了颁奖花束的编织工作中,亲手制作了多束冬残奥会“伴手礼”。
“得知自己做的花束能出现在冬残奥会颁奖仪式上,大家内心都特别激动。”自幼与轮椅为伴的张洪波说。张洪波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编织的热爱,不仅成了南皮有名的编织能手,还带动1000多人增收致富。
接到中国残联的订单以后,张洪波和他的“织友”们加班加点编织,每天都做到晚上近12时,然后转天早晨6时左右就起来接着干。从钩织花瓣、花蕊、叶子,到用金属骨架将其组成单个花枝,最后再组装成一束绒线花……一针一线之间,下的是真正的“绣花功夫”。为了确保绒线里的金属不伸出一丝一毫,他们用绒线紧紧缠住每一截金属的末端,每编织完一枝花,还要夹在自己头部和肩颈之间,来回“拉锯”,感受有无金属伸出。由于身体不便,大家克服了健全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有人甚至为了减少移动、节省时间,垫上了尿不湿。
“每枝花都有寓意。玫瑰象征友爱,波斯菊象征坚强,绣球象征团结,铃兰象征幸福……”一束束耀眼的“荣耀之花”,向世界展现了民族工艺,也表达着南皮残疾手工艺人对冬残奥会的支持与祝福。
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李佳芳
} 关键词: 轮椅上编出荣耀之花 沧州巧手参与冬残奥会颁奖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