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涨价潮 打工人还能“咖啡自由”吗?
目前,上海的咖啡馆超过了7000家,是全球咖啡馆密度最高的城市,对于不少打工人来说,咖啡成为了每日“刚需”,最近,星巴克、瑞幸、Tims等连锁咖啡品牌纷纷提价,而刚刚在内地开出首店的蓝瓶咖啡,主打40元左右的咖啡,这波涨价潮之下,打工人还能咖啡自由吗?
与东京、首尔和香港的首店一样,美国品牌蓝瓶咖啡的内地首店,一开业就大排长龙。有人排队两、三小时,有人一口气买了70多杯。不少咖啡爱好者此前就打卡过美国、日本的门店,代购过咖啡豆。蓝瓶咖啡大中华区总经理胡骏表示,上海店在咖啡方面采用全球统一的采购标准,统一的烘焙标准和统一的冲煮标准。
与排队时长同样受到关注的,是咖啡的定价。无论是咖啡还是咖啡豆,价格都比较“辣手”,一杯350毫升拿铁,价格为42元。业内人士分析,品牌的这一定价策略,一方面出于精品咖啡定位,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受到了近期咖啡市场涨价潮的影响。
独立咖啡烘培师 王卓认为,巴西减产、美元贬值、航运不畅以及疫情原因综合在一起影响了期货。咖啡豆产量少了,大部分供应商都开始涨价了。上月中旬,处于风口浪尖的星巴克,包括美式、拿铁在内的不少产品售价均有1-2元的提升,对此星巴克回应,这次只是针对部分饮品、食品定价调整,是对营运成本等多项因素进行考量后制定的。随后,瑞幸、TIMS等连锁品牌,纷纷跟进。一杯标准美式咖啡,步入了平均25元以上甚至30元的区间,那么,上海的消费者会买单吗?不少市民认为,涨价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做得好喝,也不要一下子涨得太过分。还有的市民表示,30块以内的咖啡可以接受,卖到50块可能就不是特别贴近生活了。
业内人士分析,上海的咖啡消费市场日益成熟,追求性价比和追求精品口味的受众重合度并不高,不同的定位和定价,消费者自会用脚投票。另一方面,随着咖啡市场日益细分,上海的精品咖啡仍是一片蓝海。资深咖啡行业业内人士王力表示, 如今的咖啡更接近葡萄酒,有的时候需要快速就去买一杯快速的咖啡;有时候想要享受,就千里迢迢去找一个巷弄里,请比较欣赏的咖啡师做一杯品尝。
90后海归范子翀,去年回国,做起了精品连锁咖啡店的创业项目。前期市场调研的数据,让他选择在小众精品咖啡上发力。正在筹备的新店,除了适合大众口味的咖啡出品,还能看见2000元一公斤的高品质咖啡豆。在他看来,上海经济是全国最好的、甚至全球都是前茅的。广大咖啡消费群体有固定消费习惯这么一个阶段,所以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多咖啡馆的上海,早已过了萌芽期,连锁品牌和独立咖啡馆,遍地开花。行业规模扩大,竞争加剧,是通过降低单杯咖啡利润,追求薄利多销,还是通过提价来维持运营,终究需要市场来检验。虽然咖啡涨价引发了广泛关注,但数据显示,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咖啡渗透率已达67%,预计到2023年,中国咖啡消费量为人均10.8杯,相较于目前的每年人均6杯,仍有体量上的较大增幅。无论是连锁品牌还是独立咖啡馆,在上海,未来仍充满潜力和机遇。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谢丹青 应冠文 吴振华 孙明 孔权 编辑:陶余鑫 老徐)
} 关键词: 咖啡涨价潮 打工人还能咖啡自由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