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咖啡界的苹果”蓝瓶咖啡落地上海,排队6小时,黄牛一杯100元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研究员 梁又匀)讯,你愿意为一杯咖啡在寒风里等待6小时吗?
2月25日,创立于美国的咖啡品牌“蓝瓶咖啡”中国大陆首店开业。门店地址位于上海的苏州河畔,由上海裕通面粉厂员工宿舍旧址改造而成。
虽然不在商圈中心,距离地铁站仍有一段距离,但首店开业当天,仍有不少粉丝专程赶来,在八点开业之前,排队队伍已长达十几米,且大都为年轻人。
截至目前,蓝瓶咖啡全球门店总数为102家,门店数量最多的东京也仅有15家。但此前有消息显示,预计未来蓝瓶咖啡将陆续在内陆开出10家门店。
作为一个成立近20年的品牌,由于其对咖啡现磨现冲以及较高的咖啡豆品质追究,被誉为“咖啡界的苹果”。同时行业也将其视为是继速溶咖啡、商务连锁咖啡之后的“第三次咖啡浪潮”引领者。
不过,在当前,中国本土精品咖啡正在积极求变,而蓝瓶咖啡进入内陆却依旧遵循着“传统”的精品单店运营思路。
显然,蓝瓶咖啡将不得不要与“中国学徒们”贴身肉搏。
蓝瓶咖啡门前的众生相
2月25日早晨5点,博主林林关掉昨晚早早设定好的闹钟从床上爬起洗漱,为接下来前往蓝瓶咖啡内陆首店做准备。
上海的天刚亮,路灯还没熄灭,林林顶着困倦出发前往蓝瓶咖啡门店,出门前她特意喝了一杯咖啡提神。
早晨6点半左右赶到咖啡店门口,小林发现已有5~6人在排队等待,为了保证第一批进入门店,她迅速加入队伍。此时,距离门店8点半正式开业还有2小时。
吹了许久的冷风,林林作为首批顾客顺利进入咖啡店。热情的店员、整齐的周边、特色小吃以及与星巴克差不多的咖啡价格都给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资料显示,门店面积约300平米,分上下两层,店内共50名员工,其中40人为咖啡师。店内咖啡价格在28~48元,小食价格在20~38元左右。
早晨的排队人群
尽管刚刚对外营业,但店门外苦等数个小时的顾客已排出十几米的长龙。据现场保安预计,如果从8点开始排队,预计等待时间将超3小时。
新消费日报记者从现场观察到,排队的人群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主,不少是和朋友结伴而来。其中,有的是附近公司职员,有的是探店博主,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为了尝鲜打卡而来。现场也有附近公司专程派人前来排队,一口气购买了70多杯作为公司福利。
很快,线下黄牛也闻风而来。
新消费日报观察到,黄牛代购三人一小组,一次性下单20杯左右,分批次带出门店,为了得到更多印着品牌LOGO袋子频繁往来于门店内外,还有一人则负责兜售并联系跑腿骑手配送咖啡。
手提大量蓝瓶咖啡的黄牛
在黄牛的手下,原本42元一杯的冰拿铁卖到了100元一杯。尽管价格翻了一倍还多,但依旧有部分想尝鲜又懒得排队的顾客前来问价、购买。
在微信小程序上,蓝瓶咖啡的咖啡豆和周边产品开售不到1小时,其中部分已被抢购一空。
下午2点半,保安开始劝退仍在陆续赶来的排队人群。此时,站在队伍最前方的丽花是从早晨9点半到达门店,已累计排队超5小时。
而处于队伍末尾的莫妮卡下午2点才开始排队,等到进入门店,已是晚上7点咖啡店即将打烊的时间。但即便顺利进店点单,顾客仍需要等待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现场制作。
当天,小红书、抖音、B站等平台有不少博主发布了蓝瓶咖啡打卡的相关内容。有的博主对于排队数小时感到十分不值,有的博主则因“蓝瓶咖啡”的品牌影响力而认为此次打卡并不亏,还有的博主吐槽咖啡也并不如想想中好喝,味道与其在国外门店喝过的相差不大。
蓝瓶咖啡来了,已过最佳时机
综合整个市场来看,蓝瓶咖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时机已经过了最好的时机。
实际上,蓝瓶咖啡在开店前,已在上海布局其专属咖啡烘焙厂以保证咖啡豆的品质,但从性价比来看似乎并不“香”。
有博主在多次探店之后列出价格对比表,数据显示,上海门店咖啡饮品价格相较于香港、日本、纽约、韩国贵30%左右;袋装咖啡豆价格更是比国内同类咖啡豆贵2~3倍,同时也比国外精品咖啡豆价格高。
就在蓝瓶咖啡首店附近500米范围内,新消费日报记者共发现2家星巴克、1家瑞幸、1家Manner以及1家开写字楼内部的独立咖啡店,足以满足附近白领不同层次的咖啡需求。
资料显示,蓝瓶咖啡此前已经历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到1.2亿美元,参投机构不乏美国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Fidelity等。
截至目前,蓝瓶咖啡全球门店总数为102家,门店数量最多的东京也仅有15家。但此前有消息显示,预计未来蓝瓶咖啡将陆续在内陆开出10家门店。
天眼查显示,国内已完成注册的蓝瓶咖啡分公司共有5家,其中香港1家、北京1家、上海3家。这或许暗示了蓝瓶咖啡在国内市场并不保守的拓展思路。
然而作为对比,刚获得数亿元融资的Seesaw已开出超30家门店,未来还将把资金投入到开更多连锁门店上。更不必提Manner与M Stand已全面转型连锁咖啡模式,短短数年就在全国分别开出357家、146家门店。
中信证券咖啡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中,各个价位都已经存在头部玩家。比如,15~20元/杯的选手包括快餐店咖啡和瑞幸; 20~30元/杯的参与者主要是平价精品咖啡;30~40元/杯是传统欧美系精品咖啡店的强势领域,例如星巴克还兼具社交、办公等属性地位很难被撼动。
显然,尽管是精品咖啡的鼻祖,但蓝瓶咖啡不得不要与“中国学徒们”贴身肉搏。
精品还是连锁?咖啡市场未来没有统一答案
相比较此前雀巢统治速溶咖啡、星巴克引领连锁咖啡的市场格局,当下中国的咖啡市场显得充满了不确定性。
其中,精品咖啡就是最大的变量。
所谓“精品咖啡”是将咖啡的制作视为手艺,从冲泡手法、咖啡豆的烘培加工到咖啡豆的新鲜度等都被包括在判断“是否优质”的标准内。
而上海则是中国咖啡店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
资料显示,上海的精品咖啡市场起步于2012年,爆发于2015年,至2018年上海精品咖啡消费者教育基本完成。随着星巴克全球最大甄选烘焙坊、%Arabica、Peet"s等品牌不断涌现,关于咖啡口味、设计、性价比的“内卷之战”。
2021年初,美团在上海咖啡文化周上发布了《上海咖啡消费地图》,数据显示上海已超越纽约成为全世界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据另一份《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报告显示,独立咖啡和精品咖啡店占到总数的55.88%。
一直以来,咖啡的普及大都离不开星巴克、雀巢乃至快餐店咖啡的品牌影响力带动。
但在中国,在咖啡各个细分领域,都涌现了不少新品牌。2021年咖啡赛道累计融资39.36亿元,大部分资金都投向了新兴的连锁咖啡品牌。
其中既包括三顿半、时萃SECRE、永璞等速溶品牌,也有精品咖啡品牌转型连锁的Seesaw、M Stand也分别获得了1次和2次融资,单次投资金额都达到上亿元。
2月28日,上海本土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再获数亿元A++轮融资,主动摆脱依靠咖啡师的传统精品咖啡风格,努力朝着连锁咖啡品牌发展,提出2022将实现3倍业绩增长。
反观蓝瓶咖啡,2017年,雀巢以5亿美元收购了蓝瓶咖啡68%的股权,这使得该品牌估值很快突破7亿美元。但也有评论表示,这一价格相较于此前每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并不算高估。
2月26日,尽管是周末,但蓝瓶咖啡门前排队的人数已不复25日的盛况,排队人数有所下降。
可以预见的是,在网红热度褪去后,这家蓝瓶咖啡能否像如今一样座无虚席还有待市场的验证。
} 关键词:
相关新闻